第(3/3)页 老板愣了一下,继而明白了小伙子的意思,大家都笑了起来。老板立刻让人换了新酒。 两个客人,都在说酒难喝,一个因为不会说话挨了打,另一个则幽默地说服了老板。由此可见,幽默的话语永远是打动别人、进行温和交谈的法宝。 4.在说话时懂得三思而后行 有些人说话不经过大脑,这样的人在交际中很容易触碰别人的“雷区”,引起他人的反感。每个人都有忌讳,我们在说话时要尽量避免。如果非要表达,则要含蓄一点,或通过暗示性的话来表达出来。 “祸从口出”,通常说的就是这种冒失、口无遮拦的人。我们要学会谨言慎行,把话说对、说好。 说话的方式有很多种,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我们要灵活运用,不要不合时宜。说话要讲究方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和谐地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把话说出好效果。 聊天也要懂得“入乡随俗” 在交际中,要学会看对象说话,如果忽略了这点,很容易因为话语不得体而引起对方的反感。要掌握必要的说话技巧,看清对象,想好之后再说,如此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个好人缘。 俗话有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不是虚伪做作,而是一种别有深意的说话方式。说话对象不同,个人喜好就不一样。不分对象,乱说一气,肯定会得罪人。 听一个朋友讲过他们去拜访老师时的一个故事: 张老师是某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快50岁了,每天都打扮得非常时髦。每隔一个月她还换个新发型。平时用的护肤品也全是高档货。 “哎,我孙子都出生了,我越来越老了啊。”张老师逢人就说,她最怕自己变老。 “大家谁不是越来越老啊,你已经很不错了,看着比同龄人要年轻很多。” 周围人都知道张老师爱美,怕衰老,所以大家都会避开说她老的话题,都不愿意平自得罪人。 有一天,张老师曾经带过的学生来看她,学生毕业后很不如意,就想找老师帮忙,指点一下迷津。 那天,张老师正好感冒了,说话声音沙哑,透着疲惫,整个人看起来也不精神。 “张老师,好久没见了,挺想你的。”学生把带来的水果放下,开始跟张老师寒暄。 “是啊,好久不见,赶紧坐下吧。”张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很热情,起身倒水给她喝。 很长时间没见面,学生有些尴尬,就开始没话找话说:“老师,你的声音听起来很沙哑,人也不精神,看起来比之前苍老了很多。” 听学生这么一说,张老师跟受了打击一样,脸色立刻就变了。 “我只是最近感冒了,有些疲惫。”张老师明显带着不悦。 这时,学生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不该说老师苍老,她那么爱美的一个人,听了这话心里肯定很不舒服。 气氛一下子就变得不对了,学生也没再说自己来的意图,坐了一会儿就走了,张老师也没挽留。 【案例解析】 在交际中,很多人都会犯类似的错误,说话不动脑筋,不看对象,最后只会冒失地得罪人,也无法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不论是谁,在跟人交往时都必须掌握必要的说话技巧,说话冒失,不看对象,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懂得必要的说话艺术,才能避免尴尬,为社交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交流是双方的,如果只顾自己表达,不顾对方的感受,交际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值得注意的是,看到什么人,就说什么话。在沟通时,要懂得迁就他人的说话习惯,用对方喜欢的方式表达,如此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这是简单的语言技巧,也是谈话能继续的保证。 有些人认为,看对象说话就是曲意逢迎,是为了讨好他人,奉承他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为了博得对方的好感,不惜故意说假话,溜须拍马,无所不用。其实这么理解是错误的。看对象说话是为了统一大家的沟通方式,是对他人的尊重,不是心怀鬼胎,居心不良。 看对象说话是很有深意的事,其中包含了很多交际常识和谈话技巧。我们要观察对方的为人,了解对方的喜好,探究对方的社交方式等,只有摸透对方,在谈话时才能更合对方心意,跟对方有共同话题。 有些人在交际中总是人见人爱,这与他们看对象说话的交际方式是分不开的。分清谈话对象,才能灵活表达自己,才能在交往中做到得心应手。 俗话说“入乡随俗”,要适应对方的说话方式,沟通才能更顺利。 我有一个做业务的朋友,叫成为。他就很懂得这一套。有一次,他下县谈业务,负责接待他的是小赵。他之前见过小赵,也算熟悉。小赵是东北人,性格爽朗,说话有时也不加遮拦,但能力却很不错。 “你小子最近忙什么呢?好久不见啊。”成为很豁达地说,他放下了平时的客套劲。 “哎呀,是你大驾光临啊,真是想死我了。”小赵笑哈哈地打招呼。 “公司要的货物准备得怎么样了?要是没准备好我可饶不了你啊。”成为佯装发狠。 小赵一看更加乐了:“放心吧,我不给别人准备也得先给你啊,谁让咱俩臭味相投呢。” 【案例解析】 看似随意的谈话,其实是成为故意营造的,他深知小赵的为人,喜欢跟爽快的人做朋友。如果自己中规中矩,说话礼貌疏离,效果反而会不好。 不是所有人都爱听好话,不是所有的善意都能被别人了解。也许你说的话不是字字珠玑,但就是能说到对方心坎上,这就是看对象说话的好处。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也更容易得到信任。 【聊天要点】 在与人说话时,首先要进行分类,观察对象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方式沟通。分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据他人的性格、喜好、文化程度、身份地位等,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就能找到很好的沟通方式,顺利拉近彼此的距离。 1.在跟性格随意的人说话时,不要太过拘谨 有些人大大咧咧,跟谁说话都“不客气”,其实不然,他们不认为随意是不好的,相反,随意是一种亲近的表现。如果跟这样的人交流,你咬文嚼字,中规中矩,他们就很难对你产生好感。 2.跟沉闷固执的人交流时,说话要简洁有重点 这类人话少又固执己见,面对他们,不要迂回说话,通过观察找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直截了当地询问就可以了。这类人很反感滔滔不绝,讨厌兜圈子,喜欢直接进入主题。 3.面对傲慢无礼的人时,尽管讨厌也要耐着性子继续交谈 对这样的人,不需要太过客气,说话要有力,有自己的主见,但万不可伤害他们的面子。傲慢的人常常唯我独尊,一旦觉得丢脸,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总之,跟这类人交往时既要强硬,还要适当地软弱。 4.在跟地位比较高的人说话时,要表现出自己的尊重 要三思而后行,尽量说符合对方身份的话。不能按照平时的说话方式。不需要表现出多亲切,但一定要恭敬有礼。 5.跟文化水平高的人说话时,可以对语言进行修饰 可以适当含蓄。但跟文化水平低的人就不能如此了,不要夹杂难懂生僻的话,也不要文绉绉的,对方会很不适应。为了避免尴尬,最好多说些大白话。 6.面对虚荣的人时,多称赞 多恭维点,他们会很受用;面对深藏不露的人,最好先向对方表达自己,之后对方才会变得主动。 7.面对性格温暾的人时,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说话不要太急,要耐着性子配合才行;遇到自私的人时,不妨先提一些对方可以获得的好处,夸大事实,看到好处,他们自然会变得“友好”。 不论什么时候,交际都离不开交际对象,在交流时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说话方式,这样才能避免失礼,才能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才能达到自己的社交目的。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很多时候在沟通上和别人产生矛盾,都是因为每个人只考虑了自己的感受,而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了矛盾如何化解呢?那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要求我们不要总是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给对方以最大的理解。 丈夫在玩游戏的时候,妻子喜欢在旁边唠叨不停,对此丈夫很不高兴。于是,他想说服妻子不要在自己玩游戏的时候,在旁边喋喋不休,但又怕直接开口,妻子会不高兴。在经过仔细思考后,丈夫想出了一个绝好的说服方法。 有一天,妻子正在厨房做饭,丈夫站在她旁边唠唠叨叨:“小心点,别烫着手;盐放少点,别太咸;水开了,赶紧下饺子……” 妻子起初并不在意,但见丈夫唠叨不停,便生气地说:“请你住口!我懂得怎样做饭。” 只见这时丈夫笑眯眯地说:“我可爱的太太,你当然懂得怎样做饭。我这样做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玩游戏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案例解析】 试想,下次丈夫在玩游戏时,妻子还会在旁边指手画脚吗?不敢保证完全不会,至少不像以前那样。为什么?因为这位聪明的丈夫,通过“角色置换”,成功地让妻子真切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苦衷。 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角色置换”是指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当妻子忙着做饭时,丈夫在旁唠唠叨叨,于是她生气了。当角色置换后,妻子成了正在玩游戏的丈夫,于是,她非常容易就明白过来:人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都不希望被人干扰,那些在旁喋喋不休的行为是那样地不明智、不受欢迎! 不过,让对方转换角色、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却不是不可能。在这里就介绍一个切实可行且简单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询问对方:“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或者“你认为我怎么做好呢?” 下面这位广告设计师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轻松地应对了他那苛求完美的客户。 刘凡在某广告公司担任设计师的角色,在这个职位他已经干了5年,可以说经验丰富,正因如此他每次设计的作品都深得客户满意。 最近,刘凡接到一笔生意——为一种新饮料设计广告。和往常一样,刘凡绞尽脑汁,在经过细致的修改后完成了作品,他自己非常满意,办公室的同事也认为很有创意。然而,客户看了作品之后,并不十分满意。他通知刘凡,让他再仔细想想,再多改改。原来这位客户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什么事都喜欢吹毛求疵,再好的作品他都要挑一挑毛病。 作品没有通过客户的验收,刘凡只好拿回来修改,但是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创意。万般无奈之下,刘凡拨通了客户的电话,向他请:“对不起,我一时还真想不出更好的方案。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听了刘凡的话,对方迟疑了一阵,然后回答说:“给我一天时间想想,我会结合你的作品给出要求。”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刘凡再次拨通了客户的电话,寻求修改意见。结果,这位客户没有给出一点意见,只好接受了刘凡的作品。 【案例解析】 由此可见,假如你总是站在对方的对立面,去指责他身上存在的问题,那么对方的逆反心理也就越大,你们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激化:而当你懂得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的时候,反而会让对方变得“不好意思”起来,主动去反思自己的错误。这样,矛盾自然会不解而破。 【聊天要点】 1.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每一个人都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时是集数个不同的社会角色于一身,但在与人交往时一般总是呈现出某个特定的角色特征。因此,在说服时,人们不仅习惯于从自己的特定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态度与行为,而且还习惯于自我中心式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出一幕幕角色冲突的悲剧。 2.多于对方在感情上沟通 如果你想让别人站在你的位置上看待问题,进而说服别人,那么你就要因势利导,将别人引到你的位置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其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说服奠定基础。 3.不要打断别人的谈兴 这点也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对对方的话题保持浓厚的兴趣,注意选择双方都熟悉又都感兴趣的话题,在对方谈兴未尽时不随便转移话题,以及结束话题时有所暗示、留有余地等,都是尊重别人的体现。 第(3/3)页